1949年4月,第35軍第103師召開“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誓師動員大會。 資料圖片
1949年4月20日傍晚,第三野戰軍第35軍奉命向南京江浦、浦鎮、浦口發起進攻,打開了解放南京的北大門?;春鹨酆蟛痪?,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駐守在江北的江浦、浦鎮、浦口地區的國民黨軍第28軍利用丘陵起伏的地形,構筑了壕溝和各式碉堡,成為南京的北部屏障。
1949年2月25日,中央軍委電示渡江戰役總前委陳毅、粟裕、譚震林并告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為使軍事斗爭配合和平談判的政治斗爭,“三月中旬或下旬,你們應準備攻占浦口及炮擊南京。此項準備工作限于3月10日以前完成,待命行動?!?/p>
3月1日,粟裕與張震復電,決定第26、第34、第35軍并配屬兩個榴彈炮團,執行攻取浦口、炮擊南京的任務。為分散敵人注意力,令第7、第9、第10兵團同時攻擊沿江橋頭堡壘,開辟突破江防的道路。各部于3月10日前完成作戰準備,待命發起戰斗。
后來,中央軍委鑒于南京是六朝古都,于3月27日取消炮擊南京的計劃,決定將第26、第34軍東移,加強渡江戰役東集團的攻擊兵力,第25軍向西參加第9兵團突破江防的作戰,只留第35軍在南京正北面擔任佯攻任務。主攻南京的任務由從鎮江以東渡江的第8兵團、蕪湖以西渡江的第9兵團擔任,利用南京處于長江內彎曲處的地理環境,向南京南面實行鉗形攻擊,包圍南京。
為及時解放南京、保護古城,第35軍根據“牽制和配合”的作戰要求,采取“慢打漸進,伺機而動”的策略意圖,于4月20日傍晚向江浦、浦鎮、浦口進攻,肅清江北橋頭堡,直取南京。
按照“首先從右翼拿下江浦,從正面奪取浦鎮,再取浦口,并爭取先機過江”的作戰決心,第35軍以第103師3個團和第105師1個團從右翼攻擊江浦縣城;以第105師主力為預備隊,伏擊打援,直插江浦、浦鎮間的公路,占領公路北側的村莊和有利地形,切斷兩地敵人間的聯系,并掃除據守在這一帶山頭上的敵人;再以第104師從左翼進攻浦鎮東北一線高地,奪取浦鎮敵人的前沿陣地。部署的目的是使江浦、浦鎮、浦口的敵人均處于被我分割包圍、孤立無援的境地。
江浦是敵人的外圍陣地,四周有高大堅固的城墻,城墻上有明暗火力點。國民黨軍第28軍第52師的一個主力團在這里把守。第103師經過實地偵察,決定以第307團和第309團在城北處發起進攻,第308團則從側翼迂回到城南,準備截擊敵人的突圍部隊,形成對敵的全面包圍。
4月20日18時,解放江浦縣城的戰斗拉開序幕。第103師在城北朱家山上,組織炮火向城內轟擊。晚20時,前沿步兵掃清攻城障礙,第309團第2營攻克了城西敵越家山據點。敵數次反撲,均未能奪回。21日零時,第35軍以強大的炮火先后向江浦、浦鎮發起轟擊。第103師迅速調整部署,在凌晨3時實行最后總攻。至凌晨5時,第307團第1營第3連30多位勇士,在連長張憲才、副連長王月愛的帶領下,用云梯強行爬上城頭,突入城內。與此同時,第307團第2營第4連、第3營第7連及第309團第2營第6連,亦用云梯強行突入城內。江浦城內敵一個團部和約兩個營守敵棄城南逃。至早晨6時,江浦縣城宣告解放。
20日晚,戰斗在浦鎮地區亦激烈展開。據守浦鎮的是國民黨軍第52師另一個團。這個團利用山頭構筑了許多永固工事。次日,第35軍以一部分兵力從左翼威脅敵側背,以主力部隊從正面向敵主要陣地發起猛攻,第103師在打下江浦后也協同第104、第105師攻擊浦鎮。
第104師迅即發起對浦鎮大頂山、二頂山、三頂山、豬頭山等敵據點的攻擊,并掃清浦口前沿陣地;第105師越過烏衣東南大片水網地帶,沿東葛至浦鎮的公路兩側直插浦鎮,他們越戰越勇,先后奪取大頂山、二頂山制高點,接著與敵展開逐個山頭、逐個碉堡的爭奪戰。經過徹夜激戰,至22日晨,敵主要陣地全部被我占領。當日下午,國民黨軍第28軍乘船過江,向南京撤逃。追擊逃敵的第35軍直奔浦口江邊,追在最前面的第105師第315團先頭部隊,用機槍火力追擊,將行至江心的一只敵船擊中,船沉入江底。
23日上午,我軍各部隊先后抵達浦口江邊。下午,第35軍在浦口車站開會,研究迅速渡江、搶占南京的作戰方案。由于船只嚴重缺乏,軍黨委號召各部隊指戰員積極找船。于是,各部隊一面派人在江北找船,一面派偵察員到南岸敵人手里奪船。第104師在三河鄉橋北村的江灘蘆葦叢中,找到一條載重一百二三十擔的木船及船主童達興,請他幫助渡江。老船工一不收大洋,二不講條件,欣然答應,并在老江口找到一位貧苦船工當助手。
黃昏時分,木船載著師部偵察連指導員楊紹津和6位戰士逆流而上。船到南岸石油公司碼頭附近被國民黨警察發現,戰士們當即開槍將其剿滅,接著在下關煤港順利登岸。童達興不顧個人安危,往返大江南北6趟,將1個連的官兵全部安全送過江,使第35軍偵察兵與南京地下黨組織及時取得了聯系。南京解放后,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和華東支前委員會向童達興頒發了“功勞船”證書。
與此同時,第103師偵察連在浦口的小河汊里找到一只小劃子。經動員,船主表示愿意送他們過江。隨后,第103師偵察班班長魏繼善帶著4名戰士在火力掩護下渡江,17時左右到達下關碼頭。這時,中共南京地下黨組織和廣大工人群眾接應解放軍渡江的船只也陸續趕到。一夜之間,第35軍就全部到達下關。
23日半夜,第104師直下紫金山、中山陵,從東側控制了南京城。第104師第312團一部的勇士們,高舉紅旗跨越國府路(今長江路),直奔總統府,把鮮艷的紅旗插上總統府。第103師直插清涼山、五臺山等制高點,從西側控制了下關江面;第105師直向南京市中心,占領新街口、中山門一線市區。駐在中山陵的國民黨軍一個營向人民解放軍投誠,將中山陵完好地轉交到人民手中。同時,從鎮江方向渡江的第34軍主力亦星夜開往南京,兩支部隊密切協同,迅速控制了全城,促成南京提前獲得解放。(陳小龍 王 寧)